87歲杜爺爺1年前左髖部骨折,一年後換了人工關節。不料今年又因跌倒,送至臺中醫院急診室就診,經骨科黃敏旭醫師診斷為右邊髖部骨折。骨科黃敏旭醫師表示,年紀較大的的老人家,因為骨質密度不足,容易因跌倒而骨折,甚至可能會一再發生。昨天是重陽節,臺中醫院於早上10點在一樓大廳,由骨科黃敏旭醫師進行演講,並且免費幫民眾進行骨質密度檢測,藉此提醒大家多關心老人家的骨保健食品代工骼健康。
黃敏旭醫師指出,嚴重骨鬆所引起的骨折,多集中在橈骨(手腕)、脊椎以及髖骨。骨折治療相當棘手;骨質疏鬆症分為兩種,一種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,好發於年齡大於50歲的長者,其中女性好發率為男性的兩倍,父母曾有髖部骨折或停經後的婦女也是高風險族群。另外一種為續發性骨質疏鬆症,好發於罹患乳癌、甲狀腺疾病、腎臟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,或服用類固醇民眾身上。
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、作息不正常,加上美食誘惑,垃圾食物又特別好吃。無論是求心安或是追求健康,常常會吃保健食品,似乎吃了B群、魚油、綜合維他命、益生菌,或是各種名稱的複方保健品就會保持身體健康。許多保健食品沒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,或是只經過動物實驗就宣稱有療效,亦缺乏長期追蹤評估是否有副作用,吃多不見得有效還可能傷身!一般民眾於日常飲食之外,為了保健或營養補充等需求,往往會去購買冠上「健康食品」名號的相關產品。需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,才可以稱為「健康食品」。健康食品定義為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「保健功效」,並標示或廣告具該功效,非屬治療、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。
黃敏旭醫師也提供防治骨質疏鬆三部曲──保密、防跌、手術+用藥,保密就是存骨本,平時要適量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,並且多進行健走、慢跑等運動,增加骨質密度與強健肌肉。另外也要注意不抽菸、不喝酒,少喝咖啡、茶等飲料。在防跌的部份,一定要了解以往跌倒的原因、查明可能引起跌倒的藥物,矯正視覺、聽覺,保健食品代工避免飲酒及服用鎮定劑、且避免攜帶過重的物品,多使用輔助性器材、增加平衡度。此外,許多高齡骨折患者多因擔心併發症,不敢就醫動手術。但若長期臥床,可能引發肺部感染、泌尿道感染、皮膚褥瘡等,降低生活品質。臺中醫院骨科黃敏旭醫師說,針對高齡患者,會再會診麻醉科、心臟科等醫師,多方仔細評估再動手術。
另外,也可使用藥物抑制骨質融蝕、刺激造骨作用。醫師提醒民眾,骨質疏鬆症須長期藥物及生活習慣控制,高危險族群若持續用藥,最多可降低50%以上骨折發生的機率。